今天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丝小伙伴的职业规划案例分析,他跟我说道:
“我今年28岁,男生,未婚单身。本硕是西北地区的某师范高校,化学专业。
我的家乡在西北地区某四线城市的农村,父母在山区,不识字,没啥文化。家乡这边地形、交通、经济都很差。还有个姐姐,已经嫁到本地。
目前的工作是在家乡隔壁县城里的一个公立中学教书,高中化学教师,有编制,同时带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想推却怎么也推不掉,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将近3年。
工作的地方非常偏,距离县城中心3公里,距离市区40公里左右,回一趟家车程1个半小时。在这里没有任何人脉。
这个高中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早晨6:30到岗,晚上22:20才能下晚自习,每周4天都有晚自习。一天近14小时的在岗时长,虽然期间可以有4~5小时的弹性休息时间,但还是需要经常呆在办公室,一来杂事多,二来领导看不到人会有意见。
工资待遇,扣完五险一金后,每个月差不多8000~9000元左右,公积金每月进账800元。
这里的生源极差,有教学、管理的双重压力。职业上升空间非常依赖领导,无论是走名师技术路线还是走行政管理路线。需要维系人际关系,尤其是和关键权力领导的,除非一点不犯错(几乎不可能)。
虽然能够做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但时常感到体力不支、精力不足。如果想离职,难度非常大,需要花钱,长期经营和领导的关系。
我天生性格比较内向,不爱交际,但能够高效与人沟通,没啥太多心眼。
现在是有心思想辞职跳槽到另外一家大型私企,这个私企在外省的一个三线大城市(人口491万),各方面都吊打家乡城市,企业办公位置在郊区,离市中心有25公里左右。
去这个企业可以应聘高级工程师岗位,有机会晋升,也可以日后再跳槽至其他同类型企业。这里每天早晨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双休,法定节假日也都能休息。
这个企业工资待遇8000+,每个月公积金进账3000+,当地房价6000元/平米。我还想父母老了,把他们接过去养老,但目前不知道可行性。
我的大学师兄已经在那个私企工作,入职难度不大,师兄可以帮得上忙。
企业工作有不同的岗位,他推荐我做质量相关,主要是写材料,偶尔会做实验。对口方面也是我担心的,师兄说,公司招来的其实各种专业的理工科研究生都有,主要是解决问题思路,经过培训,跟师傅学习半年,就差不多。
我现在的教师工作,有五年服务期,办离职手续贸然去,根本行不通,过不了,无关违约金,所以需要我打长期战。我就是个普通人,能过普通生活,能糊口就行,没太多追求。
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必要辞职,换份工作?”

今天,我就借回复这位小伙伴的机会,跟大家说一些我的观点和思路,供其他类似处境的小伙伴们参考。
我这边的意见是:这个XXX私企可以去。
这个XXX是属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需要计算机、物理、化学这几个方向的人才。你的能力我认为没有太大问题,去了认真干,很快就能熟悉技术岗位的。
实际上,如果离职手续好办,并且违约金不太高的话,其实我认为都值得去,因为这两年的青春,比那个违约金其实是要值钱的。
大部分地方的违约金都是提前几年走就赔几万,不知道你们那边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就算高一点,也高不到哪儿去。
如果能找机会跟你们现在学校的高层领导谈一谈,他们愿意放你的话,我觉得交点违约金走,也是划算的,但必须给领导送点礼,让他们通融通融。
最好是在找大领导之前,找一个信得过的老教师同事(工作最好10年以上),请对方吃顿饭,问问这种情况好不好办,大概需要多少米才能通融,大领导的胃口大概有多大。了解得差不多了,再去找大领导。
如果实在要是离职违约很困难的话,那就只能是等到服务期结束再走了。
你现在待的这个公立高中,对你来说,其实没有太大职业上升空间,而且工作方面投入、产出比也很低,其实没有必要继续待下去。
我觉得还是去那个XXX光电科技企业更好一些。
这个XXX光电科技企业,有国家控股10%左右,虽然从资本的角度来说,算是大型私企,但实际上它是有至少一多半国企血统的,其实管理方面是有一些国企性质的,所以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能去了这个企业,其实还是很好的。
这个XXX光电科技企业的前身是XX电子管厂,以前人们叫XXX厂,早以前是个军工企业。
你跟你那个师兄搞好关系,让他跟他那边的领导说一说,如果能把你弄进去的话那最好了,能进就早点进;能今年进,就不要过两年再进,因为越往后,机会可能会越少。近些年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都很困难,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
如果你们学校掌大权的人是校长的话,尽量直接找校长私下说这个事,少一些中间人。先少带点小礼物(领导喜欢的)试探一下,先求校长帮忙打听一下相关信息,上面教育局最近卡得紧不紧。
如果校长确实有这个能力办成,上面教育局也卡得不严,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至少2万元起步,少于2万肯定是办不了的。
这种事情,上面不正常放你,主管领导不签字同意,一定是要花钱疏通关系的,这种现象很正常,看开点就行。
如果那边行情超过3万,我认为不太划算,3万以内可以接受,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花这个钱、去办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