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德清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就业指南 > 初入职场 > 从特色技能培训到高校“一站式”就业指导 兰州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从特色技能培训到高校“一站式”就业指导 兰州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作者: 时间:2025/6/9 阅读:12次

在黄河穿城而过的金城兰州,一组亮眼的数据引人注目: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9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15人,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1.27万人,创劳务收入36.54亿元。这份沉甸甸的“就业成绩单”背后,是兰州市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记者近日走访零工市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发现,从端午节温情满满的零工市场活动到社区“1131”精准就业服务,从“妈妈岗”特色技能培训到高校“一站式”就业指导,兰州市正以系统化思维构建全生命周期就业服务体系,用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劳动者架起“暖心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走深走实。

织密服务网络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在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兰州市城关区零工市场内粽香弥漫,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一场别出心裁的节日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周边零工劳动者的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巧妙地将端午节的温情关怀与就业服务相结合,为劳动者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与实实在在的政策福利。

窗外烈日炎炎,而零工市场内却清凉宜人。零工马大哥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如往常一般来到城关区零工市场休憩纳凉。记者观察到,尽管这个零工市场规模不大,但设施完备、服务贴心,为求职者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求职环境,同时也成为了劳动者的就业“加油站”。

“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余紫玄表示,零工市场的建立旨在为劳动者提供一个遮风挡雨、避暑取暖的港湾,让零工就业更加温暖人心。目前,城关区已构建起“1个市区级人力资源市场、1个市区级零工街区、1个市区级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1个区级零工市场、10个街道社区零工驿站、88个街道社区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以及8个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的服务网络,形成了覆盖广泛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劳动者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切实打通了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零工市场还提供宿舍供求职者休息充电,并设有共享厨房、休闲娱乐室以及免费的水电和供暖设施。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提供职业信息介绍、技能培训信息发布、劳动维权咨询转办等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为更多渴望就业的劳动者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兰州市构建了以“1”个市级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为核心,“8”个县区区域性、专业化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为支撑,“N”个零工共享驿站为延伸,“X”个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相配合的“1+8+N+X”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同时,依托“如意就业”甘肃公共就业服务网等数字化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提供招聘求职、职业规划、用工指导、政策咨询等一体化服务,有效促进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高效匹配,持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精准暖心服务

全力拓宽就业“快车道”

在城关区雁园街道雁滨社区内,“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正成为居民们实现就业梦想的桥梁。近日,科教城社区居民谈谨在这里,在就业专干的精心帮助下成功找到了一份心仪已久的工作。谈谨感慨道,“多亏社区就业专干为我办理了失业证并进行困难认定,让我得以进入公益性岗位。现在,我对收入感到满意,而且工作地点离家很近,还能照顾到孩子。”

雁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田芸嘉详细介绍了社区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我们致力于为辖区居民提供细致入微、温暖人心的‘1131’服务,即包括一次职业指导、一次政策宣讲、三次职业介绍以及一次技能培训推荐。今年以来,我们已经采集和发布了175条涵盖328个岗位的用工信息,并成功组织了10次用工洽谈会。”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我市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金城就业360”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旨在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近年来,我市依托“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和“中枢支撑+网点服务”两大支柱,在县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布局建设了300个“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这些服务之家配备了专业的就业专(兼)职工作人员,推动基层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使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校园,在25所高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这些驿站设置了专人专岗和专属服务区域,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见习实习等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技能人才新高地

在甘肃兰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妈妈岗”社会化培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如何与老年人有效沟通,到慢病护理与安全预防技巧;从健康检查的细致步骤,到应急处理的迅速反应,三十余名家政行业从业者正聚精会神地接受着一系列专业培训。

“经过这次培训,我们的家政人员将能显著提升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地满足市场上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该公司负责人杨济璠向记者介绍道。自去年7月被授牌为兰州市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来,兰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累计开展技能培训超过500人次,成效显著。“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推进基地建设,致力于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家政专业人才。”

杨济璠进一步阐释了公司的人才培养战略。依托兰州市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丰富资源,兰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围绕“高技能人才培训”核心目标,一方面,通过开设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妈妈岗”社会化培训课程,以及创新的“陪跑计划”等创业培训项目,培养出一批适应家政康养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公司全面构建了“标准引领+技能培训+职业评价+创业指导+家政服务+便民生活+平台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技能兰州”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甘肃兰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仅仅是兰州市纵深推进“技能兰州”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兰州市全面启动了“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过加强部门协同、市县联动、校企合作,创新推行了“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采访中,记者发现,如今的兰州,就业服务已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零工市场的烟火气与技能培训的专业度相互交融,当社区驿站的“家门口服务”与数字化平台的高效对接形成合力,这座黄河之滨的城市,正以创新为笔、以民生为纸,勾勒出一幅就业稳、人才兴、城市强的时代画卷。未来,兰州将继续深耕就业服务“责任田”,让更多人在这片热土上实现人生价值,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兰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兰州日报)

转自:湖州招聘网

来源:兰州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