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老爷子走了。网上现在到处传他最后一次露面的视频,看得人心里真不是滋味。商场开业活动上,老爷子被人架着坐在轮椅上,那件唐装穿在身上都晃荡。主持人把话筒递过去,他嘴唇动了动,愣是没说出话来。评论区都炸了锅了,有人说:"人都这样了还拉出来赚钱?"还有人说:"这当儿子的是不是穷疯了?"
可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被骂"消费父亲"的杨议,当年可是老爷子最得意的作品。那时候爷俩说《肉烂在锅里》,杨少华眼睛里那个光啊,能把整个剧场都照亮。那会儿的掌声多纯粹,没有手机对着拍,没人计较该不该让坐轮椅的上台。
把时间往回倒八十年。天津卫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啊,石头都能冻裂。三岁就没了爹的杨少华,跟着老娘捡煤渣过日子。好不容易攒了半碗煤屑,一转眼就被大孩子抢走了。十五岁进纺织厂当学徒,机器还没摸明白呢,倒被街角说相声的给勾走了魂——别人听个乐呵,他是一句句往心里记。
后来拜了郭荣启当师父,他以为苦日子总算到头了。结果呢?师父到死都没承认这个徒弟,给马三立捧哏的时候连个名分都没有。最惨的时候,台上说着《报菜名》,台下肚子饿得直叫唤。同行都笑话他是"野路子",可谁见过野路子能对着镜子练功练到嘴角出血的?
要说转机来得比电视剧还魔幻。59岁那年,跟赵伟洲搭档说《枯木逢春》,全场观众笑得直拍大腿。突然就火了,火得他自己都懵——原来观众的笑声真能当饭吃啊!
这笑声后来变成双份的了。带着杨议上台的时候,老爷子总忍不住偷看儿子。那会儿他们就像相声界的父子兵,《肉烂在锅里》里那句"您这牙口比我还好",每次现挂都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可互联网时代来得太快了。九十岁的杨少华被轮椅推上商演舞台,视频里儿子在旁边抖包袱,老爷子的眼神却飘到老远。网友分成了两派:有人说这是孝顺——让老人感受掌声多好啊;有人开始算账——听说这场演出报价六位数呢。
更热闹的是侯耀华那档子事。当年他主动要收杨议当师弟,结果转头自家徒弟就爆料杨议"欺师灭祖"。杨议也是个狠人,直接在海河边搞行为艺术——牵着猴子挂牌"猴二",就差把侯耀华身份证号写上了。
最让人心酸的是和解那场面。侯耀华提着果篮上门,七十年的江湖恩怨,一句"想我了吗"就轻轻带过了。镜头里杨少华的眼泪砸在手背上,可网上还在吵:这眼泪到底是为了亲情还是为了利益?
相声圈的老人都知道,杨少华这辈子就认一个理——观众笑一下,他能记半辈子。2018年天津卫视采访,他喘着气说:"只要还能出声,我爬也要爬到台上。"当时听着像段子,现在想想,这不就是他的命吗?
那些骂杨议的人可能忘了,老爷子住院前最后一条朋友圈,晒的是和儿子在剧场后台吃盒饭的照片。配文就三个字:"香着呢。"最早曝光商演视频的那个博主,后来被人扒出来是某竞争对手公司的员工...
到底是谁在消费谁?当我们在骂"轮椅商演"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消费这个从贫民窟爬出来的老人?评论区有人说得很实在:"让九十岁的病人工作确实心酸,可要是他自己非要上台呢?"
现在老爷子不用纠结了。他带走了贫民窟的煤渣味,带走了剧场里的哄笑声,也带走了那些说不清的争议。留下的《枯木逢春》录音里,正好有句词:"您看我这枯树桩子,开不出花还喘不上气呢——可架不住我愿意啊!"
(看完您怎么想?是觉得子女该拦着老人商演,还是尊重本人意愿?评论区等着您的高见...顺便问一句,您还记得第一次听杨少华是哪个段子吗?)
转自:湖州招聘网